时间:2024-05-08 07:18:01作者:晨歌alborada
微信朋友圈设置展示三天动态的人都是什么心态呢?其实,有些人喜欢和大家分享每日动态,但并不是人人都喜欢。下面,我们来看看怎样看待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的人
其实微信很早之前就针对iOS用户推出了“朋友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”这一功能,在“我-设置-隐私”就能找到此功能的入口。当时此功能就引发了网民热议,有赞同的,称有些很早的动态确实不想被现在的好友看到,删起来又很累。也有反对的,认为朋友就该坦诚相见,仅展示半年是个毛线意思?
近期,关于朋友圈展示时间的话题又再一次出现了,因为这次,用户可以将展示朋友圈的时间设置成“最近三天”了。
所以,当你新加了一个好友,想要通过朋友圈快速了解TA更多的时候,或是你想看看老友近期动态的时候,也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:
这个时候,面对着萧条的朋友圈,你可能会心生失落,也会有所疑惑,为什么微信要推出这样反人类的功能?为什么我的好友会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?
一、微信为何推出“三天内可见”?
在昨天虎嗅推送的《你为什么要将朋友圈设置成“仅展示最近三天”?》一文中,作者@承哲指出,微信推出的这一功能,是基于现实用户操作数据的考虑。“三天朋友圈可见”,是将部分用户的需求用功能实现了而已,不用每次再删了,还能顺便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,我没有屏蔽你哦。
作者认为:
每个人都希望UGC的社交网络可以成为自己PGC的社交媒体。
而事实却是,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PGC的能力,拥有PGC能力的人,在微博、陌陌、快手等等平台都是红人,获得的关注也足够,反而不是那么需要熟人圈的关注。但绝大多数人,获得关注的渠道就这么被束缚在熟人中了,所以各种需求也就来了。这些需求包括:
陌生人不可见:所有没有加好友的人最多只能看见十条朋友圈,或者一条都不能看到。屏蔽看其朋友圈:对某些不停获得关注的人特别讨厌,爱秀爱晒,内容毫无营养,但是又不好意思删,所以有屏蔽其朋友圈需求。不让其看自己朋友圈:对某些无法删除的陌生人,但又不需要进入自己社交圈的不让其看到朋友圈。单独发指定可见:对闺蜜、大学同学、同事进行分组,每次小心翼翼的发送,谁能看,谁不能看。单独发指定不可见:虽然对对方开放了朋友圈,但有些内容是不想让其看到的,于是每次发朋友圈还可以把指定的人一个个,小心翼翼的排除在外。阅后即焚:以前大家靠手动完成,一条条发完之后删掉或者设为私密,这样可以不让别人看到。现在有了朋友圈半年内容可见,三天可见的选项,则直接满足了这样的需求。
二、你为何会使用“三天内可见”?
至于好友为什么要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?公众号@溪xi相关在推送的《为什么要把朋友圈设置成“仅三天内可见”?》一文中,将设置朋友圈三天内可见的原因归结于以下三种:
1、对过去的一种告别。很多时候,一条状态就是某一瞬间的有感而发,过了那分那秒,它就失去了意义,也就没有展示的必要。2、为了保留一点点的隐私。随着微信好友数量的增多,好友质量明显会下降不少,其中夹杂了工作关系,以及其余复杂的联络关系。这个时候,这样的隐私防范也许就是有必要的。3、保持一点点神秘感。当你不断了解一个人,就意味着对方的缺点将在你的视线中逐渐扩散、放大,那些不完美的,糟糕的,与你价值观相悖的东西都将一一呈现。适当保持神秘,也许并没有什么坏处。
知乎上也有人将设置朋友圈三天内可见的原因归结于以下6点:
不想活得太透明,也不想把自己彻头彻尾地交代出去; 很多人无须再进入自己的生活; 自己经历的风雨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; 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NB的我; 不想让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自己,你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的我; 想看的人总会看到,不想看的人也无所谓。
我倒认为,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大家没有提到:尝鲜。微信推出了新的功能,我对这个功能很好奇,就设置了,尝鲜而已,结果就被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读,冤不冤?!
三、“三天内可见”是坏事么?
有趣的是,在微信的隐私功能里,你可以设置“允许朋友查看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动态”,也可以同时设置“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”,也就是说,当你同时开启了这两个功能,就意味着:你的朋友只能看你最近三天的动态,而陌生人却可以浏览你十张照片。
于是就有人开始玻璃心,诚心诚意地发问了:凭什么?!
诚然,朋友圈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,了解一个人的最为快捷的方式,翻朋友圈,就等于了解对方的成长历史和心理历程,有翻对方日记的快感。所以,朋友圈仅展示三天,等于变相拒绝了他人了解你的途径。公众号@战美良果推送的《朋友圈仅三天可见》一文中,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:
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各种软件上分享生活,大家也都乐于看到别人分享的生活,如果不是实时联络,那看不到你的朋友圈等同于不了解你的近况,连你长什么样子长久都会忘记,那让你存在于通讯录里的意义何在?朋友圈是最快速了解一个人的渠道。通过朋友圈我们知道这个人的喜好,生活习惯,最快的知道这个人和我们合不合拍。如果连朋友圈都看不了,那新朋友对你的兴趣大概也就减了一半。更何况是仅三天可见了,敢情我还得时时关注着以免过期不候?您贵姓?
四、“三天内可见”没毛病
相较于玻璃心的朋友,更多的人则持相反的看法,公众号@这么近那么远在推送的《听说朋友圈仅展示三天,又惹到你们这群玻璃心了?》一文中,将朋友圈比作回忆,认为朋友圈是我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和载体,将每天经历的事情通过图文分享的形式记录下来,像是我们曾经写的博客、用的微博,甚至年少时写的日记一样。
日记属于私密,朋友圈属于公开,曾经你可以一览无遗看到这个人的全部,能够找到几年之前他在做什么,这是公开的记忆。
一个同类比较:之前我在记录生活,把自己的记忆公之于众,现在我想写日记,将这些记忆单独保留,享受自己不可分享的空间。但有人偏偏要看我本应该私密的日记,究竟是谁的问题?一个不够及时了解别人动态,却又马后炮来指责设置朋友圈三天的人,其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底线。作者认为:
朋友圈只是你了解这个人曾经的工具,它不是目的。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度,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。谁能说我和这个人成为朋友,只是为了看他的朋友圈呢?因为设置了朋友圈期限,就觉得这个人成不了朋友,本身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。
针对玻璃心的言论,作者认为,哪里来的那么多上纲上线,让这群玻璃心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。